【新京报】和宫西达也共进午餐,所有东西都“很好吃”

2013.09.09

原文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9/07/node_133.htm

 

 

对话宫西达也:知道世界的不完美,这本身就很美妙

新京报:到目前为止,你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本?
宫西达也:我对自己的作品从来不是用满意来形容的。对我而言,所有的作品都是我的孩子,我很爱它们,所不同的是,有些孩子比较难养,花费了很多心血,但我会爱上那些艰难的过程;有些孩子长大后没有变成自己原先想象的那样,但我也会爱它的不完美。无论如何,我都爱它们,因为我是带着爱把它们创作出来的。如果一个作者说不喜欢自己的一个作品,那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也许你投入精力,收获的不一定是成功,但你灌注了爱,最后肯定是爱的结果,你不会不爱,除非在其创作的过程中,爱原就是缺席的。

新京报:你的好多绘本里都有吃这个动作,小蛇吃苹果树,霸王龙吃慈母龙,大灰狼吃小猪。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你似乎不准备在你的作品里改变这样的关系,大灰狼和小猪不可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霸王龙和甲龙也不可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
宫西达也:这是对基本的真的坚持。有些东西是不容颠覆的,哪怕看起来很不美。我不准备用自己的想象去改变世界,没有人有能力去把坏的变成好的,恶的变成善的,让大灰狼不吃小猪,让霸王龙不吃慈母龙。你必须宽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宽容人性的恶,这样你才能和这个世界更好地相处。但问题是,宽容如何发生?如果你看到的都是恶,你只会绝望而不是宽容。所以,我会在我的绘本里加入善的东西,好的东西,它们也许是很微小的,在真实世界的恶面前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会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它们让我们有力量也有能力去宽容并接纳恶的存在。

新京报:小甲龙叫了霸王龙一声爸爸,霸王龙就没把它吃掉,反而像父亲一样爱他,这个故事是否有对真实的颠覆?
宫西达也:哦,是的,大家会说这是不真实的。但我想说,这是更高的真实,是善,是美好,关于它的真实性的证明,不是事实上它是否存在,而是我们是否相信它存在。

新京报:在这个故事面前,大多数人会选择相信,我们本性上还是会有趋善的冲动,你的好多作品都是激发了人的这种趋善冲动。
宫西达也:嗯,你说得很对。但有些人总是担心,我在作品里把世界描绘得过于美好?我觉得好奇怪,怎么会有这种担心!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到处有坏人坏事啊,在孩子脆弱的世界里,残酷的事情都是成倍地放大了出现的,你根本不用担心他与恶隔绝故而不知道世界的凶险。你说恶其实是平庸的,善才有深度,这个非常对。我是想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读到不一样的东西,让他们记得有一些小小的善,以后面对凶险、黑暗的时候,心里仍然有光明的东西,不会丧失希望。

新京报:这好像有点悲观?
宫西达也:是,也不是。人性是不完美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我们竟然知道它们不完美,这就是一个神迹。想象一下,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分辨假币的呢?他们需要清楚地知道真币是怎样的。所以,你也许觉得我有点悲观,因为我对人对世的评价似乎有些消极,但是之所以否定,是因为想象了完美,盼望了完美。你看,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我想做的,也许就是让孩子们认识这样的神迹,也拥有这样的想象和盼望。
   
(撰文 新京报记者 朱桂英)

绘本观念
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好神奇的小…
一套看起来傻乎乎的书 能让孩子赢在起跑…
你在固化孩子的思维吗?
毕加索本人曾这样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
电子杂志下载 
蒲蒲兰年历 桌面下载 
媒体采访预约
cathybear0410@poplar.com.cn / 15021756216 柴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