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吸引幼儿有法宝

2013.11.26

出版人2013年第11 |林文宝| 1125

身为父母与老师,以身作则与了解儿童是教养的不二法门。


图画书是幼儿文学(编者注:幼儿文学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0-6周岁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而创作的文学)中的璀璨明珠,透过奇妙鲜活的图象、生动有味的浅语,呈现世界万物的潜在美质,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眼,藉以传递真的发现、善的启示、美的洗礼,提供阅读乐趣和艺术美感,启发想象与创造力,成为幼儿认识自我、人际互动、探索世界的最佳媒介之一。


图画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体贴学龄前后的幼儿,针对其识字与生活经验有限的状况,文字不会太多或过于艰涩,而且大多得靠大人代为念出,图像是这个年龄层的幼童主要的阅读内容,眼睛读图、耳朵听故事,即可进入书中无远弗届的世界,优秀的图画书无疑是成人文明给幼儿的一份最佳礼物。


图画书应包含三个故事


图画书的阅读对象以幼儿为主,但不以幼儿为限。制作图画书主要以幼儿的需求为考虑的前提,即学龄前后阶段,28岁的孩子为主。但不以此为限,目前也有学者下修到婴儿零岁开始阅读,如李坤珊的《小小爱书人》,就是谈零到3岁婴幼儿的阅读世界。近年来,图画书更因其多样的出版形式及动人的意涵,吸引了广大读者,其读者群不再限于幼儿,而成为零岁以上到成人都爱看的书。

图画书大都由图像和文字共同合作叙事或传达信息,但也有少部分“无字书”(Wordless Books)的作品,仅用图像来完成说故事的功能。


因此,图像不再只是文字的陪衬,而是更加强调图像的连贯性与叙事功能,图文巧妙搭配,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佩里·诺德曼(编者注:加拿大温尼伯大学教授,曾任儿童文学协会主席,并多年担任《儿童文学协会季刊》的编辑,他著有两部儿童文学专著《图画语言:儿童图画读物的叙述艺术》和《儿童文学的乐趣》)认为,“传达信息”是“知识性”作品的特色,“诉说故事”是“文学性”作品的重要任务。图画书的内容是掌握儿童身心发展而书写的“文学性”与“知识性”作品,具有如下特质。


图像的传达性:图画书中的手绘插画是画家将“纯粹绘画”的美感特质,结合“美术设计”的传达原理,配合文章内容所制作的“有条件、有目的的插画”。


不管是传递知识性的正确信息或文学性的感性思维,精致有创意的图像构成,肩负“呈现诉说”的强烈意图,各画面之间连续性的设计,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念。


文字的音乐性:给幼儿的图画书,文字篇幅大多不长,是经过艺术技巧处理过的“浅语”。文字读起来要顺口,听起来要顺耳,是需要被大声朗读的“听觉型文字”,要简短精练像诗一般,节奏优美像儿歌一样,不必要求押韵但要顺畅、自然有韵律,若能配合故事情境调整句式长短、声音抑扬顿挫,达到“声情相合”的境界,更为可贵。


文字要与图画互相搭配,有时一个故事都由文字说尽了,加上图反而显得文字的啰唆累赘,文字要像珍珠项链上的线,完整称职地将一个个如珍珠般的图面连接起来,但并不因此而减损文字的情韵优美。


图、文的合作性:文字与图画各以不同的方式传达讯息,文字较擅长处理时间、因果、主从、内心思考等事件发生的关系,图像则擅长处理空间场景、物体外表、角色造形等。


文与图各擅其长,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拓展故事主题的艺术感染力,图、文合作表现出来的成果才是“完整的故事”;在知识性图画书中,图、文并呈才能简单明了地解说知识。


诺德曼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说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及两者结合后产生的故事。


因此,图画书光读文字或只看图像,一定不如图、文两者合作建构的故事(或知识)来得精彩与完整,读者常常在图、文对照间归纳出故事真相而觉得满足。


成书的设计性:图画书注重成书的硬件特质,如书的大小与形状,或印刷时的纸质选用,封面、封底、乃至标题或字体选用、跨页的图文配置等整体设计,都需运用巧思以贯穿意念、深化叙事,使书本成为完满俱足的艺术整体。


以互动、游戏为设计主轴的凿洞、拉页、特殊触感及立体书的纸艺架构,多样化的创意呈现每本书的独特设计性。


读者的参与性:强调亲子共读,大人小孩一起参与生动的语言演奏。


包含了握住书本、翻页、触碰、指着插画,以及将一本心爱的书抱近胸前的动作技能。包含察看插画、诠释插画意义、寻找正文中所提的细节,以及反复浏览喜爱影像的视觉技能。


引导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肢体动作等身体感官投入,以及艺术审美、语言逻辑、创意思考等全人教育、全脑学习的高度参与性。


幼儿早期阅读不可强迫


学前早期阅读活动,是以绘本作为主题的统整学习。其构想是运用加德纳(A. Gardner)的“多元智能”与马斯洛(A. Maslow)的“人类需求”作为设计学习的思考方式,以及全语文的作法,希望将活动设计注入一些新生命。我们知道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以绘本为主题的学习中,可以选择以下形式:自主阅读与逻辑推理、领域延伸、创意道具与制作体验、戏剧创编。其目的在于透过全面性、生活性、日常性与活动性,引发孩子的兴趣、好奇与主动,进而激活孩子脑中的神经元,形成连接。神经元彼此连结,即是所谓的“神经元可塑性”,这种连结形成之后终身存在。


大脑是全身最大的能源消耗者,虽然只占体重的2%,却用掉20%的能量,因此,大脑必须把多余的神经元修剪掉,以节省能源。修剪的原则是看这个神经元有没有跟别人连接,是否是神经回路的一页。一个落单的神经元是很容易被修剪掉的,就像一个落单的动物容易被敌人吃掉一样。童年的经验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可以促使神经元连结不被修剪掉。


然而,人类大脑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基本”课程。也许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植于“情感大脑”的需求。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显示:智力和情感发展密不可分。简单的事实是,和其他事物相比,儿童更渴望的还是父母的爱和关注。


不论是在什么年龄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有效学习,就应该将一些孩子基本的需求,如一个安全的环境、合理的行为界限当作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还有,不要忘了一个拥抱,或者一段美妙的音乐都会让孩子镇定平静下来。


在任何年龄阶段,对大脑最有益的条件是稳定的情绪、全面的营养、足够的玩乐和运动时间、注意睡眠时间,以及日常生活中选择的机会和责任。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有一丝丝强迫。在强迫下习得的知识无法改变心灵,所以不要诉诸强硬手段;将早期学习打造成一种乐趣,才能发现孩子真正的天赋。


当然,不论学习活动多完美,儿童仍非常需要成人的介入;身为父母与老师,以身作则与了解儿童是教养的不二法门。


(本文作者为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教授)

 

绘本观念
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好神奇的小…
一套看起来傻乎乎的书 能让孩子赢在起跑…
你在固化孩子的思维吗?
毕加索本人曾这样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
电子杂志下载 
蒲蒲兰年历 桌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