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里的世界(书店的灯光)

2012.11.20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17日   20 版) 文 /  周舒艺

  蒲蒲兰绘本馆内景

 

  隔着玻璃门向内望去,屋子不大,约70多平方米的样子。此时,午后明媚的阳光透过窗玻璃,反射在白色的地板上,荡漾着纯净而暖暖的感觉,白色的书架贴着四面的墙壁,几个高矮不一的架子不规则地放置在屋子中间。推开玻璃门,一条五彩的绒毛地毯在脚下蜿蜒,它爬上了高低错落的书架,又延展到屋顶的天花板上,尔后,似乎它又跳下来淘气地顺着旋转的楼梯沿阶而下,吸引着人们好奇地张望:楼下有些什么呢?

 

  这真像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在北京建外SOHO高楼林立的写字楼间,竟有这样一片温馨安静的小天地。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蒲蒲兰绘本馆。虽叫“绘本馆”,实际上是一家小书店。与一般书店不同的是,这里所有的书都是绘本,即图画书,图文并茂,从内容上说基本都属于少儿读物。

 

  小小的绘本馆,为孩童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趣、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在书店设计者的眼里,童年时想象的图书馆也许就是这样的吧。缤纷的毛毯是流动的彩虹,被调上了梦想的色彩,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形镂空窗户分布在书架中间——那是小时候吹出的肥皂泡,两个高处的“泡泡”还有舷梯供孩子们爬上去。看,一个小男孩正坐在其中一个“泡泡”里看书!童话里的情节在这里变成了现实——泡泡里有个小孩,小孩正做着五彩的梦。孩子背后的窗外是几幢直指蓝天的高楼,见证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只是所有的繁华在这里都只是背景,在这个小空间里只有阅读的快乐和童年的美好。

 

  书店的布置透着细节带来的感动。与传统书架排式结构不同,这里的书架是一格一格的,这是为了防止抽取一本书时整排书随之散乱;为方便孩子们取书,书架只有中间两层才摆放常用书,上面几层和最底下一层的书都是库存;随处可见的一个相框、一只玩偶、一件手工布艺,都是主人的精心安排。最让人惊奇的,是一张张夹住书脊的推荐卡片,活泼的手工画配上简短的书评,简直就是一个微型绘本,毫不逊色于被推荐的书。每到周末,常有不少美术专业的学生到这里做兼职,帮忙制作这些别出心裁的小玩意儿。独特的书店氛围与格调由此而来,它们成了许多人来到此处就不想走的理由。

 

  而当你翻看一本本生趣盎然的图画书,就仿佛进入一个遥远、美好的绘本天堂,一片茂密的哲思的森林。鲜亮的色彩、简单的线条、生动的形象、简洁的文字……看似一目了然的图画书总是隐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绘本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引领人们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看世界,创作者通过画面道出的人生思考往往超越了年龄的界限。一位母亲和孩子正坐在彩色圆盘绒毯上,面前摊开一部书,妈妈轻声讲着,孩子仔细听着,以这样一种轻松简单、润物无声的方式,教孩子学习知识、领悟道理。

 

  置身书店,书里的、书外的,精神的、物质的,时间的、空间的……所有的体验构成了一个多维的世界。我上大学时所在的城市是一座江城,对岸的江边有几家专门经营古籍的小书店。曾在一个阴雨天坐着晃晃荡荡的公交车过江去淘书,一脚踏进狭窄的小门面,昏暗的日光灯下尘埃起舞,老板掀起一道布帘,里屋全是旧书的世界。一眼看到一本中意的书,喜悦之情满溢于心,顿时神清气爽,久立书架前捧读,竟忘了时间,周身环绕的只有历史的回声和思想的况味了。

 

  书店里,一人,一书,一世界。 

 

绘本观念
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好神奇的小…
一套看起来傻乎乎的书 能让孩子赢在起跑…
你在固化孩子的思维吗?
毕加索本人曾这样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
电子杂志下载 
蒲蒲兰年历 桌面下载 
媒体采访预约
cathybear0410@poplar.com.cn / 15021756216 柴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