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出版商联合会图书奖颁发 蒲蒲兰原创绘本《迷戏》喜获金奖
作为亚太出版商联合会(APPA)2012年年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第十八届亚太出版商联合会图书奖日前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颁发,中国图书喜获两金两银。
据了解,本届亚太出版商联合会图书奖分为普通、学术和少儿三类,共设立3金、3银、3铜9个奖项,中国参选图书获两个金奖两个银奖。其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鲁迅箴言》荣获普通类金奖,译林出版社的《迷戏》荣获少儿类金奖,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平家物语》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东京昆虫物语》分获学术类和普通类银奖。
中国出版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是此次亚太出版商联合会图书奖评选中获奖最多的成员国,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誉。
亚太出版商联合会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从199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图书奖评选活动,对亚太各成员国的图书进行评选,中国的参选图书由中国出版协会提交大会评委会。
祈愿和平 中韩日三国共创绘本系列《迷戏》
内容简介:
“我”9岁那年,京戏的大名角筱云仙到南京来演出,说是这期间一直住在“我”们家。筱伯伯举止很文雅,嗓音太美,“我”渐渐被迷醉,一天终于有机会应邀去看戏呢!可是,第二天由于“我”不知道的什么原因,他匆匆地离开了,不久,整座城市都被空袭警报和炸弹爆炸的声音淹没了……
系列介绍:
20世纪曾是战争的世纪,进入21世纪,大家期待迎接和平的世纪,然而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了,童书作家画家们为此十分伤心,由日本4名图画书作家发起了此项目,呼吁中韩的同行朋友们,三国12名资深作家集聚起来,反复开会,彼此对草稿提意见,通过这种交流,作家们渐渐超过了简单的加害者与受害者的立场,交换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共通思考人为什么打仗?怎样才能实现和平?等本质问题,由此12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题材和手法表述自己对和平的祈愿。
“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本来是很难用图画书形式表现的,但每位作家本着“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大人有责任告诉孩子战争的真正面貌”的理念,绞尽了几年的脑汁,制作好多次的草稿,渐渐将作品改善。即将推出的所有作品的作者都正在追求着尽可能完美的艺术作品。
祈愿和平系列主旨:
希望孩子们在没有战争的和平世界里,
互相帮助,彼此相爱地生活,
怀着这样的梦想,中日韩三国作家和出版社
共同制作了这个图画书系列。
尽管中日韩三国是邻近国家,
但实际上不一定总是和平共处,
特别是近代社会,
膨胀的帝国主义野心曾驱使一国侵犯别国,
带来一段不幸的时期。
我们希望这样的事再也不要发生,
也希望三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能够和平地生活。
带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制作了这套图画书。
真实地记录历史,分担过往的痛苦,走向和平的明天,
以此为目的,我们互相商榷、彼此鼓励,
这套书也正在一本、一本地制作着。
作者后记:
一位青衣名角优美的嗓音“顺水顺风地飘去,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我的母亲在童年曾目睹过这样壮观的生活画面。她生于1927年,抗战前夜正是她8~9岁的年纪。
然而那幅美妙的生活画卷却因战争而焚毁。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了南京,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针对的正是这些手无寸铁的普通居民。那些迷恋京戏的街坊邻居们,可能其中一些不久便死于大屠杀,其中一些青壮年将扛枪奔赴战场……战火令一个个家庭骨肉分离,不知能否再团圆。
纪念他们,向他们致敬,是我创作此书的最初动机。他们中的多数,物质未必富足,但是有京戏生长其中,却令那简朴的生活有声有色。去戏园子听戏,曾是他们最大的享受。著名的京戏唱段,会广泛传唱于街巷。以至于很多民间熟语、生活道理,都来自于京戏的戏文唱词……正是他们对京戏的痴迷,成为京戏艺术最辉煌时期的肥沃土壤。
关于书中的青衣名角筱先生,我的意愿是将他作为京戏化身的一部分来表现。在书里,他为戏而存在,因此我的描绘便倾向于神情沉静而线条飘逸,以游动的线条象征他丝线般优美的音质,引出迷离的艺术想象。生活本是艰辛的劳作,但迷人的京戏是这朴素生活的一层色彩与光泽。筱先生的提前离开出于一个艺术家的气节,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罪恶令人们的生活色泽尽失,陷入无边的黑暗。
上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京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加入到编剧创作、舞美设计乃至向国内外推广传播的行列中,使得京戏艺术达到空前的高度。考虑到小读者的阅读特性,本书截取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一段生活画卷,以一个9岁孩子的目光,带我们回到73年前,去领略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哀叹战争对它的焚毁。当我们目睹着惨痛变故之时,内心深处正与那美好的画卷同被撕裂……
今天,京戏作为一国之粹再度受到关心与重视。但是在这多元化的时代里,生活是生活,京戏只是京戏。当年那种水乳交融的时光不再重现。
姚 红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