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华大使夫妇盛赞《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2013.06.24

       日前,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携夫人木寺祐子抵沪,为推广日本文化交流进行访问。此次上海之行大使行色匆匆,6月24日在上海花园饭店的早餐时间,上海蒲蒲兰有幸赠送大使夫妇一本由北京画家于大武先生创作的原创绘本《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木寺祐子夫人有很多介绍北京的演讲,她说这本书以后对她帮助很大。

 上海蒲蒲兰员工蒋海霞与大使夫妇共赏《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关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http://www.poplarstore.com/goods.php?id=592

穿越时空,阅古访今,抚摸北京城的“传奇脊梁”!

浓缩北京建成理念真髓的,最好最美的北京指南!

 

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紫禁城(现故宫)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重要建筑都建筑在中轴线上。本书由老北京工笔画家带我们从京城南大门永定门北行,领略北京城的布局之美以及历史文化。卷末附有解说页,帮助读者直观了解北京城构成和相关知识。

 

内容简介

清晨,驼铃声由远及近响到永定门。跟着商队,中轴线之旅就开始。年底的正阳门前,古时也如此热闹!进了正阳门,不久就到大清门,古代,从此是只有宫廷有关人员才能入内的皇城……由南往北,用细致的工笔画描绘北京中轴线的四季和时代的变化。表现北京城正中央——紫禁城三大殿的拉页格外震撼。通过卷末的解说,能了解更多有关中轴线周围的结构美学和建筑艺术。

 

作者后记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北京市景山公园北侧的少年宫美术班学习画画,少年宫所在院落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一组古代建筑群,院落中央有座红墙黄瓦的高台大殿叫寿皇殿。我曾在大殿里参加多彩的活动,也曾在它的侧殿学习了六年。课余的时候,我常常同小伙伴一起从少年宫的南大门直奔景山的顶部,那是北京城的中心至高点。站在中央的万春亭上一揽北京全城的景色,向南看,蓝天白云下金碧辉煌一片,紫禁城尽在视野之内,远眺可至正阳门及外城;回头向北看,地安门内外车水马龙,钟鼓楼高高矗立。听长辈说那就是北京城的传奇脊梁——中轴线。

几十年后我有幸拿起画笔再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时候,心潮涌动思绪翩翩,也许是因为我对这座古城有着很深的感情。1948年我出生于北京城安定门内的一条普通胡同里。地安门要被拆的时候,我的爷爷推着小木车带着我曾去观看。钟鼓楼、什刹海、安定门城门楼是我幼年少年常常玩耍的地方,古城的风貌遗韵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本绘本的绘制过程使我有了感情宣泄的地方,也多了份理性的解构。7.8公里长的古中轴线如同一部完美的乐章起伏有序,大气辉煌。这部绘本为了表现古都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和历史的发展选取了清朝、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奥运期间三个节点作为主要画面,同时兼顾了历史和发展的厚重内涵。

历史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难以挽回的历史代价,许多古迹成为历史的尘埃不可复现了。今天的北京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精髓没有断,也不应该断。用画笔再现历史,传承文化,延续文脉是我应尽的一点义务,愿以此绘本献给小读者们。

本绘本在编绘中参考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林徽因所著的《林徽因讲建筑》;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周素琴编的《紫禁城建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首都博物馆编的《旧京返照集》;北京出版社出版,由胡丕运主编的《旧京史照》等书。画稿特别得到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晋宏逵先生的亲临指导,在此说明并致以诚挚的谢意!在成书过程中要特别感谢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日本白杨社的各位朋友所做出的大量严谨细致的辛勤奉献!此书由于作者本人的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谬误请指正。

于大武

20127月写于古都北京建国门

 

作者介绍:

于大武

1948年生于北京,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长大,热爱美术,从小在故宫后面的少年宫学习画画,从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画册、童书等编辑工作,同期创作了许多连环画和儿童读物插画作品,并将这一爱好延续至今,擅长运用工笔画手法来描绘古典文学题材,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美。1988年以《哪吒闹海》获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第六届野间国际绘本原画比赛大奖,并于1990年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儿童绘本作品有“西游记三部曲”、《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

绘本观念
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好神奇的小…
一套看起来傻乎乎的书 能让孩子赢在起跑…
你在固化孩子的思维吗?
毕加索本人曾这样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
电子杂志下载 
蒲蒲兰年历 桌面下载 
媒体采访预约
cathybear0410@poplar.com.cn / 15021756216 柴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