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绘本世界 > 专题报道 > 蒲蒲兰绘本作者彼得·西斯荣获2012年“国际安徒生奖”

蒲蒲兰绘本作者彼得·西斯荣获2012年“国际安徒生奖”

2012.07.24

彼得·西斯荣获2012年「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人称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的国际安徒生奖同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一生只能获得一次,一旦获得,就拥有了终身荣誉。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授予在儿童文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插画家和作家。该奖项颁发给在世的作者和插画家,以表彰他们对整个儿童文学届的贡献。不像其他奖项,这不是对单独的书或成就的奖励,而是承认创作者一贯以来的全身心工作对该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319日,在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宣布了2012年的胜出者。国际安徒生奖授予给来自阿根廷的儿童文学作家 María Teresa Andruetto 和来自捷克的插画家彼得·西斯。


2012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彼得·西斯」




 

彼得·西斯,1949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作家、插画家、设计师、电影导演。他的书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到30多个国家。

 

麦克阿瑟荣誉奖章、柏林电影节金熊获、凯迪克奖、纽伯瑞奖、美国插画家协会金奖、《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年度最佳儿童图书奖……加诸彼得西斯身上的荣誉,难以计数,令人惊叹而又佩服。国际安徒生奖颁奖委员会指出,令他们印象最特别的是彼得·西斯用幻想平衡历史以及在艺术品中运用许多不同技术的能力。他的作品里运用了油画颜料、水彩、钢笔和墨水、以及拼贴。

 

童年时,母亲就鼓励彼得·西斯画画,但他却因为不喜欢按照美术老师的要求作画而遭到批评,说如果坚持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作画,他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成功。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他进入电影创作领域。1980年,其导演的短片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82年被派往美国洛杉矶为1984年夏季奥运会拍摄宣传片。后来由于一些原因而一直留在美国。

 

与图画书大师莫里斯·桑达克的结识,使彼得·西斯将自己的创作重心转向图画书。他在二十年创作历程中所获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许多人的一生所得。仅以《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年度最佳图画书的称号而论,二十年间他竟霸占了三分之一的席位,《玛德琳卡》、《玛德琳卡的狗》、《生命之树》更三次为他带来了年度最佳儿童图书的好评。

 

创意,或者说创造力,是彼得·西斯成功的秘决。边框、折页、注解、人物肖像、地图、镂空设计……巧妙安排的细节为他的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曾有人问起他的创意从何而来,彼得·西斯回答,那是从他的孩子和自身的经历中得到的。正是这种亲历性,令他的作品能够迅速地感染读者。

 

彼得·西斯的作品主要表现个人自由生活的意志。他说自己描写的是那些在极权统治下成长、在别人都妥协退让时仍然坚持自己、跟随自己脚步前进的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梦想的追随》、《远方的小高故事》、《遥远的北方》和《三把金钥匙》等,还反映出他对那些探索家和梦想家们经久不衰的兴趣。

 

深刻的思考,使彼得西斯的作品在细密如繁锦的图画、丰富的认知元素、巧妙新颖的设计之外,更增加了哲学的深意。这也许就是他的书那么吸引我们——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的原因所在。

 

 

「彼得·西斯作品」

 

《玛德琳卡》




玛德琳卡住在纽约一个街区的一座楼房里。一天,她发现自己的一颗牙齿要掉了,于是她冲出门,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的邻居。这个街区里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邻居们,她们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在街区里走一圈就好像是环游了整个世界……文化大熔炉纽约的街区为舞台,描绘出多元的文化。

 

这是一本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书。彼得西斯运用有限的绘本空间,表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丰富内容。

 

换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因此,玛德琳卡才会兴奋地走出家门,告诉所有的朋友:我掉牙啦!彼得·西斯用简练的笔法将儿童渴望长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玛德琳卡居住的街区简直就是全世界的缩影。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聚居、相识、相知。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各地文化风情尽在其中。每种事物,甚至每个人名都有特定的文化意蕴。如康巴夫人的扎西得勒,曼德拉曼德拉既是玛德琳卡名字的音译,在藏语中又有神圣之意,既表达了对玛德琳卡的祝愿,又带有浓厚的西藏文化特色……几乎每幅画面都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内涵。

 

彼得·西斯曾是电影导演,因此本书的叙述视点也充分吸收了电影镜头的长处,在不断的变换中显得摇曳多姿。从环衬开始,镜头不断推进,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俯视、仰视、平视,读者在享受视觉震撼的同时,也会重新审视看待事物的方式、角度。

 

彼得·西斯笔下的纽约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不同特质的文化和平共处,不同背景的人友好和睦,表达了彼得·西斯希望人们摒除文化偏见,和平相处的愿望。 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大陆国家,作者将一个小小的街区置于宇宙的大背景下,表现了他开阔、宏大的世界观,也许还包含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小读者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作品蕴含的深意,但在随着玛德琳卡环游世界的过程中,孩子心中会逐渐生成平等、宽容的土壤,并将一生受其滋养。

 

玛德琳卡:http://www.poplarstore.com/goodsshow.htm?goods_id=book000068

 

 

 

《玛德琳卡的狗》


 

一个女孩,一个愿望,一次游览,一个街区,继承前篇《玛德琳卡》,彼得·西斯带我们再次跟随玛德琳卡进行世界环游,感受街区里不同肤色、种族、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友善与和睦,进入彼得·西斯精彩纷呈丰富的绘本世界。

 

玛德琳卡和她幻想中的小狗的这次环游之旅,是对父母不同意养狗的小小抗议,但它所连接的并不仅仅是儿童(玛德琳卡)的心理与愿望,还有各种各样的狗以及人们童年时候与狗相处的美好记忆。这些记忆,是街区里的人们参与到这场小抗议的重要原因,也勾起读者心中隐藏的美好,更使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与玛德琳卡站在同一战线上。

 

对儿童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玛德琳卡的幻想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现实的纷扰渐渐远离,儿童获得莫大的慰藉。从中世纪欧洲到埃及,再到极地雪域,儿童的幻想越来越不可思议,而象征现实世界的街区高楼则不断缩小、扭曲、倾斜。而最后,跟随玛德琳卡回家的竟然是一大群狗,这些狗是现实的,抑或是幻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作为《玛德琳卡》的续篇,本书也同样具备深厚的文化元素,也延续了上一本对纽约文化熔炉特质的表现。围绕着养狗展开故事,本身便具备了很强的西方文化色彩。玛德琳卡所遇到的人,肤色、外形、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而玛德琳卡问他们是否喜欢自己的狗时,彼得·西斯特意选择了英、德、日三种不同的语言来回答。也因此,在这个城市出生并成长的玛德琳卡,在浸入自己的想象世界时,也表现出了阔大的文化观。

 

文化、认知(职业、狗)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巧妙的揭页与镂空设计,丰富的细节(比如街区地图)等,将绘本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使绘本的阅读之旅变成了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实在值得反复阅读。

 

玛德琳卡的狗:http://www.poplarstore.com/goodsshow.htm?goods_id=book000069

 

 

《星际信使》




伽利略,传送星际信息的使者:他出生的时候眼睛里仿佛有星星在闪烁;他小的时候没有上学,只是跟着父亲念书;他年轻的时候喜欢质疑、与人辩论……而面对权威、压力和双目失明的挫折时,他勇敢而又执着地坚持着探索。《星际信使》,带小读者跟伽利略一同成长,它会让我们感受到 的跳动,让我们发现伽利略——“我们明亮的星,正放射出美丽的光彩。

 

这是一本精彩有趣、别开生面的图画书,这里有数不清的乐趣等待着我们去阅读和发现:质朴而大气的文字把伽利略的一生娓娓道来;富有魅力的图画为我们勾画出宏大的场面、庞大的人群,其细节又极为精致而富有韵味。特别地,在图文配合的同时,绘本还具有多条叙述线索,使科学与文学在这里形成了绝妙的融合。捧着书的小读者们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正着看、侧着看、转着圈看……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令人目不暇接,乐此不疲。

 

也许本书的读者熟知的科学知识并不多,或者并不那么钟情于天文世界的神秘,但我们一定会被星际信使的精神所打动和折服。他的研究和贡献,他的勇气和执著,会鼓舞着孩子们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中投入热情,会陪伴着他们成长为不同领域的使者。

 

星际信使:http://www.poplarstore.com/goodsshow.htm?goods_id=book000159

 

 

更多关于彼得·西斯: http://www.petersis.com/index2.html

绘本观念
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好神奇的小…
一套看起来傻乎乎的书 能让孩子赢在起跑…
你在固化孩子的思维吗?
毕加索本人曾这样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
电子杂志下载 
蒲蒲兰年历 桌面下载